杠杆炒房出现!一线楼市“场外配资”助长投机潮(转载)(转载)

2014年至2015年,种类繁多的杠杆工具催生了A股市场巨大的泡沫,如今,熟悉的一幕似乎正在局部房地产市场重演杠杆配资。据《经济参考报》从深圳、北京等房价大幅上涨的一线城市采访了解,包括自买自卖转按揭、众筹炒房等通过杠杆手段进行房地产投机的现象正在出现。
2015年深圳新房成交面积暴涨65%,成交价格暴涨47%,单价突破4万元/平方米,成为全国楼市“领头羊”杠杆配资。炒房手段中出现了三大加杠杆途径:自买自卖转按揭、众筹和P2P。自买自卖转按揭,即先通过担保公司的过桥贷款还清房贷,之后去另一家银行按涨价后的房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,套出70%的房款。这种炒楼方式相当于自买自卖,在没有购房者接盘的情况下,反复套利,扩大了炒房者的头寸。
第二种是众筹炒房杠杆配资。2015年,二手房众筹平台拼房网在深圳上线,该平台针对想要购房,资金周转又暂时存在困难的个人,通过众筹方式完成房产购买,最低的投资金额仅为1000元。
第三种途径则是通过互联网金融炒房杠杆配资。去年以来,很多机构均推出了高成本的互联网金融产品——“首付贷”。以搜狐和搜易贷联合推出的“首付贷”为例,在无抵押贷款的情况下,“首付贷”最低可贷1万元,最高可以贷到房屋总价的20%。其流程是,平台把“首付贷”包装成年化收益率8%至12%的P2P产品,然后对外发售。
专家认为,炒房者借助转按揭、众筹、P2P等“加杠杆”手段,使得限购政策、银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控制过度杠杆的“防火墙”轻易就被突破杠杆配资。过度杠杆化则可能驱使一些收入较低或不稳定人群、高风险倾向人群涉足住房融资,容易产生“次级贷款”,加大房地产金融风险。“现阶段的楼市状态有些像2014年底、2015年初的股市,本应逐步上涨,但快速进入疯牛状态。”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。
尽管目前楼市高杠杆投机并不普遍,不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,但业内专家认为,针对一线楼市的投机行为,应当及时调控,抑制过度投机杠杆配资。
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峰表示,短期投机需求主要是靠杠杆杠杆配资。因此,当前最立竿见影的措施,就是金融部门快速地行动起来,从管控风险的角度,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,适度收紧信贷,防止投机需求过度利用金融杠杆炒房。人行深圳中心支行则表示,商业银行应加强贷款人资质审查,对于利用首付贷的贷款申请,应拒绝受理。此外,P2P及小额贷款公司主管部门应做出明确规定,禁止相关机构发放用途为购房首付款的贷款。
2016年03月03日 07:17
来源:凤凰财经综合